永不放棄,堅持到底~
盧奕璁 著
小小偷,看他没怎麼樣,但卻很惱人,最近台灣接連發生數起特殊竊盜事件,更讓小小生命殞落,很是叫人難過,唯,又是誰之過?值得大家深思!
【案例一】,台中市有位小五學童常向父母偷錢,竟遭父母以細藤條抽打兩個小時,活活把孩童打到斷氣。
【案例二】,有國中生偷腳踏車被逮,校方訓導人員要他自白,並要告知家長,使他激動到哭泣,悄悄離校,從母親上班大樓跳下,送醫不治。
【案例三】,有小五男童,多次偷父親的錢去買遊戲點數,父親盛怒之下揮棍管教,小男生竟撫著傷口帶著網咖認識的朋友到警察局控告父親「家暴」。
個人從事輔導偏差少年迄今二十年,今提出一個蠻特殊個案,與大家分享:
他從小五起就被人稱『慣竊』,經協會輔導八年又三個月,才戒除偷竊惡習。
十幾年前電動玩具盛行,他就在電動場認識了ㄧ位偷竊慣竊,由他指導精湛的偷竊技巧,在偷的過程,也經歷了數十次偷竊被逮,除了七次被移送法辦。幾次的經驗中,因他個子矮小,再加上當時年紀也才十一、二歲及他為了生存學會哀兵求饒的哭訴功夫,讓許多被害人及警察伯伯對他有了同情心理,使得其他的偷竊行為免於受到法律的制裁。
有一次他除了在通化街偷到現款三萬餘元,尚不滿足再到士林夜市偷竊,當場被逮。由警方移送少年法庭究辦,這是他最後一次被法院裁定拘留,最後也是法官在盧老師再三懇求之下,做了保護管束裁定,但須由本人嚴加管教,否則下次再犯,定感化教育。
保釋回到機構半年中,看他真的有良好表現,令所有老師、家長們都感到安慰,因此,在他要求下,想到他乾媽開的自助餐打工幫助乾媽,個人也認為,能夠自我磨練成長是一件不易的事情,值得孩子學習。
事經二個多月,表現得很稱職正常,大家對其表現讚譽有加,有一天,孩子說不用再打工了,乾媽說店要關了,我問他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乾媽說:「這麼的辛苦經營,過去還能賺一些些錢,這二個多月來天天虧錢,一個月還賠上三萬多元,所以才要關店。」
當下,我深深嘆了一口氣,語帶沉重的說:『你把店偷垮,是嗎?』,孩子回了ㄧ句:哪會是我。但他的眼神告訴我『他很後悔』。次日我親自拜訪他的乾媽,與乾媽懇談賠償事宜,那時,乾媽語帶感傷,盧老師你輔導這些迷失的孩子已經夠辛苦了,我的店雖然關了,但如能夠因此喚回孩子,從此不再偷竊,那我關了店也就值得了。我除了向孩子的乾媽深表歉意並感謝他為孩子的付出,恩德沒齒難忘。
有一天午休時間,我與孩子做了八年來,最後一次的懇談,我要他詳實的把他如何偷到乾媽關店經過寫清楚,這時候孩子對我說,老師到時候你把我自白證據移送法辦我不就死定了,我思考了30秒,只要你誠實寫出實情,我看完報告之後,就在你面前撕毀證據,盼你真誠悔過,永不再犯,就不會辜負所有曾關心過你的師長們,否則盧老師因你而關閉機構也不會原諒你,切記!
孩子寫道:「每當客人買了50元便當餐,給了我500元或千元大鈔,我就把大鈔放入自己的口袋,再由店內找錢給客人」,乾媽的店,應該就是這樣倒閉的。
在此,我要告訴所有家長、老師們,我輔導這個案的經歷也曾處罰過孩子多次,也一直尋找改變孩子的方法,但始終與預期的有所差距。孩子曾這樣回應了我:『再怎樣的處罰我、打我、罵我,只要我內心不改,任誰也没我的辦法。』
孩子也說道:今天,老師您堅守誠信,看完我的自白,您把證據在我面前撕去,而乾媽也因我而把店關了,卻不對我追究。再想起盧老師這八年多時間不曾離棄我,還為了我無法戒除偷竊惡習而喪志到想把機構給關閉,我真的很難過,難道我是個没人性、豬狗不如的孩子嗎?我向您保證不會再有下一次,更不會再偷,我會努力找一份工作學習技能,請老師再相信我這最後一次。
【註記】
該個案,應屬品性疾患,在他青少年階段,變得明知故犯成一再的違反規定,並且涉及到觸犯法律和嚴重的犯罪行為,雖受過法律制裁,都因年紀還小,警方、少年法庭、觀護人、法官再三原諒他、輕判他,以致反覆且有長期的犯罪行為,而且罪犯本身並不自覺有罪惡感、良心不安或覺得傷害到他人的權益。
【盧老師輔導心得】
20年來,我所輔導的孩子,有95%的孩子缺乏自信且自暴自棄,進到機構醉生夢死,因為他們要不是被愛太多、寵壞了,就是缺少了真心關懷,很多父母雖然給足了物質需求,或因父母的要求太多,有的根本不是讀書的料,父母硬逼孩子東補西補,要孩子成為資優生,最後孩子罷讀,被學校建議送到本會給盧老師輔導,這時候其父親只要求盧老師能給孩子正確價值觀,不再違逆父母、師長,做個正正當當的孩子就好,但很多家長都不知道,當孩子人格扭曲之後,要費很大心力及時間才能導正。
所舉『慣竊』案例,只因父母離異,母親對哥哥的偏愛,國一時給他一支手錶,慣竊弟弟没有,他就偷了哥哥手錶,之後被媽媽痛責一翻,從此養成「不正確價值觀」,只要別人有的,如他有飲料喝,他就要有,不然就下手去偷來喝,凡自己想要得到的,因父母所給零用錢太少,只好樣樣都動手偷,自然而然的養成偷竊習慣,這便是慣竊的由來。
在輔導教養他八年三個月過程中,我試過很多方法,其實孩子是有感情的,他的觀察力很強,有一天,他看到我在沉思,孩子走到我面前,他問:「盧老師,您有什麼難題嗎?」我說,明天就没飯吃了,在想辦法,他笑著說:簡單啦!老師你帶我到饒河街夜市,來回走一趟,便給您三萬元,問題不就解決了!
當下,我嚴肅的問了孩子,你為何來到盧老師機構呢?孩子答:「改掉以前偷竊的習慣」,那你為何選擇用偷錢來幫助盧老師的困難呢?此刻孩子很不好意思的傻笑,老師對不起,但盧老師也要感謝你對機構的一片用心,只要你在此好好改變,這些困難盧老師自會處理,再次謝謝你。
由此可見,只要你能真心關懷,凡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孩子,孩子內心深處是有感受的。切記,不要事事雜雜念或再三表示,我是如何如何的關心你、愛你,打你、罵你都是情非得已,你一定要聽話喔!以上落伍的話語,孩子早就聽膩了,根本解決不了孩子的惡習。
盧老師/台北市關懷青少年協會創辦人 輔導青少年已有25年以上的經驗. 用生命辦教育不是盧老師的口號, 而是這些年來力行不孛的原則. 近年協會轉型, 改以培育下一代的種子教師以及成立盧老師技職實驗學校為最終目標, 希冀進一步擴大輔導的範圍. 讓愛的教育, 鐵的紀律的精神, 持續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