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議參訪交流中,針對兩會青少年關懷議題以及在不同元素下的呈現,該如何更有效及提升,進行了實務的意見交換!
與會中更了解到,在日本佛教團體為出發並做到如何不以教條或宗教色彩為出發進行青少年關懷,是一件不易的事情,中野 重孝 理事長表示,關鍵在於生活化的運用和單位內部人力資源的培訓,並不斷自我學習成長!
我會創辦人盧奕璁老師分享了關懷高危險群個案輔導,不在於時間性的長短,而在於如何落實真心打從內心關懷為出發,並不時的要調整與創建,並藉由實務案例和嘉賓們分享!
我會技職教育委員會王聖凱主任與張煥章老師,運用趣味化的學習力做為展示,讓與會嘉賓了解到學習有方法能增加無論是在學業或工作上都能提升自己的潛能!
最後,我會創辦人之一 日廣法師回應,生活化、體驗感受、儒釋道的精神更是薰陶孩子們如何體悟生命的意義,而這些都是需要輔導人員、家長、個案和社會資源的共同互助才能助緣成長。
同時,這次的兩會交流接近後尾聲,中野 重孝 理事長與本會有了更進一步的邀約,期許兩會夥伴在下次的實務工作交流!
盧老師/台北市關懷青少年協會創辦人 輔導青少年已有25年以上的經驗. 用生命辦教育不是盧老師的口號, 而是這些年來力行不孛的原則. 近年協會轉型, 改以培育下一代的種子教師以及成立盧老師技職實驗學校為最終目標, 希冀進一步擴大輔導的範圍. 讓愛的教育, 鐵的紀律的精神, 持續傳頌!